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69天前
鄌郚史志总编

刘善本将军

  刘善本将军
  李传根
  一九四六年夏,国民党反动派积极准备发动全面内战,蒋介石叫嚣要在三个月内消灭共产党。就在这年六月二十六日中午,一架国民党的美制B—24式重型轰炸机(530号)降落到延安机场。驾驶这架飞机起义的飞行员就是原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三十五中队的机长刘善本上尉。这个消息曾经震动一时。
  报国无门
  刘善本于1915年1月25日出生在山东省昌乐县漳河公社泊庄。他共有兄弟姐妹九人,他排行老三。1932年他考入平大附中高中。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抗日情绪高涨,他深受影响,爱国思想与日俱增。1935年,他高中毕业时,亡国奴的命运就在眼前,还有啥心思考大学?于是他投笔从戎,幻想着“航空救国”,考入了国民党航校。从此,他甘愿将一腔热血拚洒沙场,换取祖国和民族的新生。
  但是,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使他反感。他们鼓吹亡国论,说什么如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使他苦闷。难道中国真的会亡吗?后来,他从上海出版的英文《密勒民评论》杂志上看到了美国记者斯诺写的访问毛主席的文章,非常震动。毛主席声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一样,不容许日本侵占中国的寸土。不管战争是长是短,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毛主席的话使他开始朦胧地意识到:自己投错了门,走错了路。
  “七七”抗战开始,给他重新带来抗日救国的希望。他专心钻研航空技术,先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初、高级飞行训练任务。在航校期间,由国民党校党部组织他们集体加入了国民党,发了一个米黄色的党证。1940年,他被调到国民党唯一的远程轰炸机部队——第八大队。
  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内政腐败,食肉者无谋,执戈者不战,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交战不久,就丢了半壁河山。
  敌机经常到成都等地疯狂轰炸,而蒋介石却手令空军:在敌机袭来时,不得迎击,一律飞往山中躲避。这道手令象紧箍咒,束缚住立志抗日的爱国将士们的手脚。在这种情况下,刘善本深感抗日有志,报国无门,苦闷至极!
  那时的刘善本是个崇拜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和爱国正直的军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嫖不赌,爱啃书本,好打篮球。共产党真心团结抗日,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收复了大片国土,他非常敬慕。他在和老家通信中知道有几个弟弟妹妹参加了八路军,对共产党又加深了一层感情。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他对于国民党同室操戈,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罪行非常愤慨。
  1943年8月,他奉命到美国受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获得过一次技术革新奖。1945年5月,他随同蒋介石借债买的36架B—24式
  飞机回国。在归国途中久留卡拉奇时,偷阅了《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提纲。
  刘善本在美国既看到了先进的工业、丰富的物资,也看到了它的两极分化和种族歧视的悲剧。他通读了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的英文版。他还经常在华侨报纸上看到揭露国民党政府黑暗腐败和报道延安情况的文章。他曾经和朋友私下议论:回国后想办法到解放区去抗战。
  下定决心
  1946年,刘善本所在的八大队归国进驻上海。有一天伪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到八大队训话。周说:“我们有几十个美式机械化师,美国又给了我们几百架作战飞机,三个月以内一定可以消灭共产党。”刘善本听了很反感,他决定不千这种事。有一天,他在书摊上发现一本《新民主主义论》,看到的第一个标题是“中国向何处去?”他买了一本回去偷看。书中的精辟论述,使他看清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一天晚上,刘善本独自留在机场办公室值班,从收音机中听到延安电台的广播。从此他晚上一有机会就偷偷聆听延安的声音。他思考着在这两种力量决战的时刻,自己应该怎么办,他认定现在是该做抉择的时候了!经过长期复杂的思想斗争,他终于下了决心。
  不久,蒋介石突然下了手令:限令八大队在6月23日前将昆明美军移交的全部无线电器材空运成都。这时,刘善本是作训科的参谋。他借口需要人掌握气象和各项飞行中的问题,要求去执行任务。
  6月21日晚上,他从机场回到家里。他抱着聪明伶俐的三岁女儿,看着有孕在身的妻子周淑璜,有千言万语要对她讲,但是又什么都没有说。他怕动摇自己的决心,要去延安的事对妻子和母亲也未吐露出一个字。第二天清晨,他强忍着难舍难分的感情和亲人告别了。
  七架飞机去执行此项任务,没有编队,各自飞赴目的地。
  飞向延安
  26日早饭后,成都雨止天阴。刘善本驾机穿到云上,按上级指示再向昆明飞去。飞机上共有十一人。驾驶舱里除了机长刘善本外还有上尉副驾驶张受益,通讯员唐玉文,空中机械士唐世耀,地面机械师等五人。后舱坐的是空军通校毕业生李荣琛等五人。这时刘善本根据事前想妥的办法,先到后舱,然后回到前舱说:“糟了!糟了!”刘善本装着惊慌万分的神情,领航员等人都忙围上来问:“出了什么事?”他上座椅时,一边用脚把副驾驶员放在座椅中间的手枪踢到自己的座椅下,一边伸手把自动驾驶仪转弯旋纽转了转说:“先转回成都再说。老李,你把无线电罗盘调到新津导航台。”
  等他调到新津导航台后,刘善本紧张低声地说:“糟了!后面全是共产党。他们拿着手枪、手榴弹威胁我一定要把他们送到延安去,否则就和我们同归于尽!”
  这句话象晴天霹雳!你一言,他一语地骂起来:“场站真混蛋,怎么让他们上我们的飞机!”刘善本趁大家乱哄哄的时候,悄悄地把座椅下手枪子弹夹取下来,放进裤子口袋里。
  这时飞机上全部手枪都掌握到了刘善本的手中。
  “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们看怎么办?”他征求弟兄们的意见。
  副驾驶员突然站起来:“我去跟他们讲理去!”
  “无论如何你不能去!”刘善本一把拉住他:“你毛里毛躁的准坏事。你一个人惹了祸大家跟你遭殃。”他这一说,大家都不让他去了。副驾驶员坐下来叹口气说:“管他的,去就去,反正延安也不是外国的地方。”
  他这句话打破了窘境,刘善本趁势说:“对,反正延安也不是外国的地方。就送他们去延安。”
  刘善本又巧妙地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地图,对准延安的航向。飞机在大风雨和浓云中飞行。刘善本手握操纵杆,心情非常紧张。因为他既要和天斗,和地斗,又要和人斗,那一方面斗争败了,都可能机毁人亡。刘善本这位爱国的空中赤子,艺高胆大,智勇双全,终于战胜各种困难,冲破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顺利地到达了神圣的目的地——延安。他高兴地跳下飞机,跑到带手枪的军人面前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我们是反内战来的!”说着把四支手枪全部交给了他。
  在温暖的大家庭里
  刘善本等人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和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6月29日晚上,在中央党校礼堂开了欢迎大会。毛主席和他们一一握手说:“欢迎你们来到延安。”朱总司令致词:刘上尉及其他十位先生的退出内战义举,标志着全国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们都反对内战。刘少奇、徐特立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也都亲切地接待刘善本等人。延安报纸和电台报道广播刘上尉驾机起义的消息。后来,刘善本在《自传》里写道:“在延安三个月的时间里,虽然由繁华的上海到了山沟里,但好象投身在充满着爱的家庭的怀抱里,可说对革命一切都满意。”
  刘善本驾机起义,使蒋介石恨得咬牙切齿。8月2日中午,他派了七架歼击机P——47和一架B——24重型轰炸机到延安把刘善本驾驶的530号飞机炸毁了。刘善本看到自己献给党和人民的珍贵礼物被毁,心疼的流下了眼泪。
  8月初的一天早晨,刘善本、张受益、唐世耀、唐玉文等四人各骑一匹马,应邀到朱总司令家里作客。朱总和彭总与他们作了长谈。
  将近黄昏,唐世耀看谈的差不多了,就用眼神向刘善本示意,刘善本明白他的意思,说:“总司令,我们到延安一个多月了,将来分配什么工作呀?”总司令放下手中铅笔问:“你们想干什么呢?”这可把他们问住了。张受益嘴快,抢着说:“延安没有空军,我们飞过来那架飞机被国民党飞机炸毁了。我们只好改行了。”
  “哈哈哈……!”两位老总都仰天大笑起来。朱总司令说:“你们放心,丢不了饭碗,
  会有饭吃的。我们马上就要着手建空军,不过空军建成,恐怕和蒋介石也打不上了,”“我们现在搞空军是为了将来新中国和子孙后代考虑了。损失一架飞机不算什么,将来我们的空军会超过蒋介石的。你们还年轻,今后大有干头。要是真没人管饭,找我好了。”总司令的幽默把大家全逗笑了。听说解放区也要建立空军,刘善本等人高兴得不得了。这次,他们在总司令那里住了一个星期。
  参加建设人民空军
  9月22日早饭后,毛主席在办公室里接见了刘善本、张受益、唐玉文、唐世耀,毛主席告诉他们,我们在东北筹建第一所航空学校,问他们愿不愿到那里去工作,他们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毛主席告诉他们:到东北去要走很多路,也是个万里长征。到了那里生活会很艰苦,但英雄有用武之地,艰苦得有意义。谈话快结束时,毛主席专门请来了摄影师,同大家合影留念。
  9月26日,刘善本等同志告别了延安,于1947年2月来到密山县东安镇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这所航校1945年底开始筹建,当时日本关东军宁保义航空联队在吉林通化受降,它的飞机设备就成了航校的家底子。刘善本到校后担任该校的付校长。张受益任训练处付处长。唐世耀任机械科付科长。唐玉文任通讯教员。其他三个人也安排了适当工作。同机的另外几个人,根据党的未去自由政策,和他们的意愿,离开了解放区。
  航校的困难自然很多,困难之一是没有教材,学员文化低。有个学员硬要电气教员唐世耀(兼)把电拿给他看看,否则他就不相信有那个玩艺儿存在。在这期间,刘善本主要是分管技术工作和领航班的飞行训练,同时,担任理论教员,兼飞行教员。他白天上课,晚上写教材,经常写到十一、二点,力求浅显易懂。他在抓飞行训练上突出的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较好。每次上课有实物的先让学员看看摸摸,告诉大家这叫什么,是干啥的?然后再讲理论。他讲的深入浅出,准确生动,风趣幽默,好懂易记。他非需强调学员们要在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他手把手地耐心教,又反复地带领学员在空中飞。
  航校生活很艰苦,刘善本和其他领导与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都吃一样的伙食,有空就和大家一起劳动种菜。这所航校是人民空军的摇篮,它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培养了人民空军最初的骨干力量,还在于它总结了人民空军初创的丰富经验。刘善本等起义人员为培养空军的骨干力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飞越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数十万群众第一次看到了我年轻的人民空军的大机群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中央、毛主席的检阅。驾驶C—46的中队领队长机就是刘善本,从那以后,他又参尔了1950、1952、1954、1955年等四次国庆检阅,担任总领队。由于出色地完成了飞行受阅任务,1954年军委空军给刘善本所在的师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1949年4月8日,刘善本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过航校校长、航空兵师师长、空军训练部第二付部长、空军学院付教育长等重要职务。曾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
  他被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
  刘善本同志起义后,他的爱人周淑璜和他的其他亲属遭受到反动派的抄家、围攻、监视等迫害。在他们极端困难的时候,周付主席指示上海地下党千方百计加以营救,经常派人突破敌特的封锁给她们送生活费,后来又建议和协助周淑璜全家八、九口人分别离开上海,1949年底,周淑璜在四川自己的娘家突然接到刘善本一封挂号信。信内装着军委发的一张通行证和飞机票,请她到哈尔滨过春节,她高兴的无法形容。特别使她感到惊奇的是信中说到:善本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时,毛主席关切地询问她母女们的情况,并嘱咐道:“你快写信,让她们来。”一位党和国家的领袖关心到她们夫妻团聚的事,她怎么不分外惊喜呢?
  人民永远纪念他
  刘善本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迅速成长。他由一个国民党飞行参谋,成长为人民空军的飞行将领;由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由国民党员转变成为又红又专的优秀的共产党员。不幸的是,在十年浩劫中,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刘善本在遭到诬蔑和迫害的时候,表现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深信党不会冤枉好人。他曾对周淑璜等同志说过:“只要毛主席知道我现在的情况,一定会解放我的。”
  党中央对刘善本的不幸遭遇非常痛心。1975年,党中央批准为刘善本同志平反昭雪。刘善本同志的骨灰盒放在八宝山烈士公墓第一室。
  刘善本同志虽然被迫害死了,但他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对人民空军建设的功绩是磨灭不了的。人民永远纪念他。
  刘善本夫人周淑璜现在空军某部工作。他的儿子和六个女儿都已成长起来,其中有二个大学毕业,四个光荣入党。他们都决心继承父志,争相为四化多做贡献。
  和他同机起义的人中有四个同志光荣入了党。张受益曾任国家体委航空司航空处处长,1970年病故。唐世耀现任我空军某研究所顾问。其他几位同志也都愉快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力争为人民做出新贡献!
  (此文根据刘善本遗作,周淑璜、唐世耀的回忆和空军有关单位提供的资料整理,原载《人物》杂志1981年第5期。)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鄌郚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