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0-12 18:31
鄌郚史志总编

李泓卫丨散文飘香

  散文飘香
  泓卫
  家母从教多年,房间里少不了书刊笔墨,我喜欢这种书香氤氲的氛围。
  平时没事的时候,总想走进书香墨染的空间里,敞开心扉与这些跳跃在书本里的精灵对话。
  人到中年,工作、家事纷杂,读书的时间便显得尤为珍贵,晨读不觉已是午后,夜读不觉已逾凌晨,家人免不了会唠叨几句。
  “壶中乾坤大,书中日月长”一句话诠释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茶香四溢,书香凝魂,两味混杂极具侵略性,喜欢上便离不开,忘不了。
  读书倦了,累了,放下心灵的图腾。推窗望去,彤红的柿子,脱下绿色伪装,一股脑地挤挂在光秃秃的树上,露出可人的笑脸,秋深了,柿子的脸也渐渐染红了。
  母亲住的房子有些老旧,陈设简单,但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枫叶尽收眼底,秋深一夜红,这景致勾起多少尘封的往事。秋不再孤独,把心填的满满的,很是踏实。
  秋韵正浓,晨起脚步不自觉地便往书房里走,心和手喜欢干一样的活,伏案疾书谈不上,但写一些小散文,不用整理素材,收获的季节,心里装着万千世界,稍加用心,枯燥的文字就像流淌的清泉,迈着轻盈的步伐,活泼可爱地走进你的世界。
  独爱散文,秉性所至,倦淡酒红,远离奢华,把时间泡在书房里,与老茶为友,揽书香入怀,透过心窗,清风无意吹圆了月亮,洁白如玉,净无杂陈。我把她留在遥远的北方,越陈越香,。
  小说可以虚构,天马星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可以穿越,只要你能驾驭。散文不同于小说,语言朴实无华,行云流水,自然洒脱,于情于物于景,都是生活的缩影,源自生活,归于田园,感情细腻,真挚,清新。
  曾听高文老师说过,诗歌铺开了就是一篇散文,升华了的散文就是一首好的诗歌。钟爱散文因其语言极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不可替代的美感。
  也曾写过不少散文,回头想想,却没有几篇拿得出手,特别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间更迭,岁月变迁,改变不了那静幽淡雅,清新澄澈,可遇不可求的意境,细细品读,历久弥新。
  散文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时尚,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诉求,即使那些不爱读书的年轻人,也都喜欢在家中的书架上陈列几本近代或者当代作者的作品,如鲁迅,老舍,胡适,朱自清,舒情等,远远望去,给温馨的家增添了不少书香气息,相应了“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那句沉甸甸的祖训。
  天时地利人和有些夸张,但能够做到放低姿态,褪去华丽包裹的卫衣,用质朴的语言与纯洁的心灵对话。真实真诚真挚,真情融入其中,所思所想,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我想静心写好一篇散文,亦非难事。
  散文是什么?散文是亮透了的月亮,她用无私的光,照亮了阴暗的角落。
  散文是一壶茶,融进日月精华,用最质朴的汤色,把芳香播撒,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会在漫长的岁月里淡化,褪去的是岁月的印痕,留下的是那些终归田园的真心话。
  散文是一段没有尽头的旅程,途经山高水浅,风雨湿滑,日出日落,彩虹晚霞,苦尽甘来,只为那条洁白如玉的哈达。
  散文无需华美的语言来修饰,加点盐就咸了,放些水就淡了,散文不能囊括生活的全部,却能融进,咸,淡,苦!
  散文飘香,一生挚爱,喜欢上就放不下,忘不了。
  【作者简介】:李泓卫,山东潍坊,中国西部文学会会员,自幼受家母熏陶酷爱文学,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和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十余篇。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