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7天前
鄌郚史志总编

刘文安丨铁柱镇河

  铁柱镇河

  景泰四年的黄河,像头脱缰的猛兽。张秋镇的决口处,浊浪日夜拍打着残破的堤岸,声如雷鸣,震得徐有贞的临时营帐都在发颤。这位刚被封为武功伯的大臣,望着地图上蜿蜒的黄河水道,眉头拧成了疙瘩——决口已溃三日,洪水淹没了下游数十个村落,可连水源的影子都没找到。
  “大人,再往下游就是梁山泊了!”通判王伦浑身湿透地闯进来,斗笠上的水珠溅在地图上,晕开片深色的渍,“再堵不住,济南府都要遭殃!”
  徐有贞将羊皮地图卷起来,木轴撞在案上,发出沉闷的响。他披了件蓑衣,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来到决口边缘。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草木甚至牛羊的尸骸,疯狂地涌向决口,形成道数十丈宽的水墙,浪头拍在临时堆起的土坝上,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胡须,带着股浓重的腥气。
  “找源头。”徐有贞的声音被水声吞没,他挥挥手,示意随从拿来准备好的物件——一袋麦麸,一捆麻线,还有些碎铜烂铁。
  第一处试探点选在决口上游的浅滩。麦麸刚撒下去,就被水流卷着打了个旋,顺着决口漂向远处,连个涟漪都没留下。徐有贞蹲下身,手指插进冰凉的河水,只觉一股巨大的吸力顺着指尖往上涌,仿佛水下有张无形的嘴在吞咽。
  “换地方。”他抹了把脸上的水,目光投向更上游的一处漩涡。随从将麻线系着的铁块抛进去,铁块在水面挣扎了几下,突然被一股力量拽着,猛地往下一沉,不见了踪影。可再看水面,漩涡依旧,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就这样试了七处,或浅滩或深潭,麦麸漂走,铁块沉没,却始终找不到那股源源不断的水源。徐有贞坐在堤岸的石头上,望着奔腾的河水,心中焦躁万分。连日来的劳累让他眼窝深陷,鬓角的白发又添了许多,手里的马鞭被捏得变了形。
  直到第九日午后,他们来到一处不起眼的河湾。这里水流看似平缓,水面上却泛着诡异的青色。徐有贞让随从扔下半块青砖,青砖刚接触水面,竟像被什么东西托住了似的,在水面打着转,迟迟不肯下沉。
  “就是这儿!”徐有贞猛地站起身,蓑衣上的水珠簌簌落下。他盯着那半块青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水流之处不纳物,此处水流看似平缓,实则有暗流涌动,源头定然就在这下面!”
  可找到源头容易,堵塞却难如登天。徐有贞下令运来巨石、沙袋,一层层往河湾里填,可刚填下去,就被水下的力量卷着冲走,连个声响都听不见。工匠们累得筋疲力尽,望着那片青色的水面,眼神里充满了恐惧,私下里都传言,这下面藏着水怪。
  夜里,徐有贞躺在营帐里,辗转难眠。窗外的涛声像无数只手,拍打着帐篷的帆布,让他心烦意乱。朦胧中,他仿佛来到一座古寺,寺里的高僧正坐在蒲团上,手里拿着一卷竹简。高僧将竹简递给她,上面只有四个字:“至人无欲。”
  徐有贞正要追问,却被一阵急促的水声惊醒。帐外的天已微亮,他坐在榻上,反复咀嚼着梦中的四个字,忽然拍案而起:“我明白了!”
  他召集众工匠,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这水下定有龙窟!龙嗜珠,惧铁。铁能蚀珠,龙爱珠,见铁自会离去!”
  众人半信半疑,可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按徐有贞说的做。铁匠们连夜赶工,熔炉里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铁水像一条条火龙,被倒进特制的模具里。七天七夜后,一根长达数十丈的铁柱铸成了——柱身刻满了密密麻麻的花纹,顶端铸着个狰狞的龙头,仿佛要将水下的恶龙吞噬。
  竖铁柱那天,天空阴沉得可怕。数十名壮汉用粗麻绳捆住铁柱,喊着号子,小心翼翼地将它吊向河湾。当铁柱的底端接触到水面时,河水突然剧烈地翻腾起来,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水下挣扎。
  “放!”徐有贞一声令下,铁柱猛地沉入水中。就在它完全没入水面的刹那,一道白光从水下闪过,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龙吟,仿佛有什么巨大的生物从水底腾空而起,冲破云层,消失不见。
  众人吓得纷纷跪倒在地,徐有贞却站在岸边,紧紧盯着水面。奇迹发生了——原本汹涌的河水,竟然渐渐平静下来,那片诡异的青色也慢慢褪去,露出了河底的泥沙。工匠们趁机运来巨石、沙袋,很快就将决口堵住了。
  水患平息后,徐有贞让人在铁柱沉入的地方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铁柱镇河”四个大字。当地的百姓都说,是徐大人的智慧和勇气,赶走了水下的恶龙,保住了他们的家园。
  许多年后,还有人在月圆之夜,看到那根铁柱在水中发出淡淡的银光。据说,那是龙留下的珍珠被铁侵蚀后,散发出的光芒。而徐有贞梦中高僧的那句话“至人无欲”,也随着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提醒着人们,有时候,战胜困难的关键,不在于蛮力,而在于对事物本质的洞察。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鄌郚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