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
潍自虞、夏以来,建置最古,其君公贤士之径行,固有足光志乘[1]者,乃考集旧闻,寻碑甓[2]于陵谷[3],或在或亡,千载而下,观乎九京[4],感慨系之矣。夫人生隙驹朝露,世非不焜燿一时,是百年而后,遂澌减而无间,顾何以前贤陈迹必搜讨于劫灰兵燹[5]之余,即荒垅断碣载笔者津津乐道,可知地以人重,人不可不早自建立也,若南楼舒啸[6],西山送爽,供骚人学士之游,观其小焉者。
禹王台:在望海门北六十里,相传大禹治水时所筑,有禹庙在。
古寒亭:在县东北三十里,古寒国浞封此。
斟亭:在县西南三十里,古斟鄩国[7].
营邱城:在县南二十五里,周封太公望于此,基址尚存。
平寿城:在县西南三十里,汉置县,隋废。
桑犊城:在县东南三十里。
下密城:在县东四十五里,按《环宇记》:潍州西三里有下密城,隋开皇中移下密县于此。今失其处。
麓台:在县西南符山之东,北角有台,《环宇记》:州西二十里高二丈三尺,有泉甘冽,号曰补生泉。《九域志》:汉相公孙弘别业,燕慕容太子读书处。明尚书刘应节于此筑别墅,有题咏。
太公堂:在县治东南五十里永丰乡吕王社。
论古堂:在县治东,宋太守韩浩建,内祀前哲、逄萌等三十人,详艺文志刘杲卿记。
靖共堂:在县治后,相传燕太子慕容若提建,取《小雅》"靖共尔位"之义。
布袋和尚像:在石佛寺殿墙下,东坡题曰:熙宁间画工崔白示予布袋真义,其笔清而万古妙,乃过吴矣手书,石刻至今犹存。
汉童子逄盛碑:光和四年,隶碑,按金石志额题逄童子碑,四字碑式,云有穿文十行,字多少不等,后空一行,又低二十许字,刻立石年月文,之上则碑渐削,其锐如锥,天下碑录云俗谓董孝碑,盖误以童子为董孝也,相传在县治内,今埋没无存。
龟蛇碑:在玉清宫,谭真人书,笔画雄奇,真仙笔也,后毁于酒徒手,复立一新碑,相去远矣。
蓬莱碑:在玉清宫,王真人书。
归山操碑:在玉清宫,邱处机书。
唐括夫人碑:在玉清宫。
成吉碑:在玉清宫神座下,王可道书。
我师碑:陈时可书,亦在神座下。
老来憨碑:延祐四年,罗谦书。
青天歌题辞碑:在玉清宫,成化十六年卢玭书。
龙爪树:城北十五里,老干扶疎,状若虬龙,亦奇物也。
古柏:在城东北王氏茔内,二株并列,森郁参天,此株大数十围,王氏每发一人,则一枝竞秀,最为奇验。
铁牛:在城东南文昌阁下,卧白狼河西岸。
十景
东园早春:在治东一里许,首春草木菲蒙,比他处先荣。
青杨晴眺:楼在县后城垣上,高厂数丈,凌太空而极目山河之外。
塔山望日:山耸如塔,望海如镜,金轮初涌,闪烁万状。
玉清烟晓:宫在县北二里许,马丹阳邱长春当修道于此,每早瑞烟笼罩,霏微万状。
南溪垂钓:在东南五十里,亦名渭水,有钓台。
麓台秋月:在县治西二十里,台高可以远眺,台下有池,澄清如练,至秋夕月印寒潭,台光相映如濯魄冰壶,汉公孙弘别业,又燕慕容太子读书于此,石碣尚存。
孤山晚照:每雨后风光欲滴,日夕之际,光射城郭,绿树丹崖,落晖遥映。
石桥漱玉:在县治东门外,水声潺潺,漱激于石,其声琮琤如环珮。
西山霁雪:在县治西二十里,群峰亘绵崒嵂天表,雪晴之后,瑶圃环绕,晶光射人,诚奇观也。
北楼晓钟:鲸音潮海,谯楼突空,声闻四达,闻者令人深省。
冢墓:
寒浞冢:在城东三十里,冢高三尺四丈,广数百尺。
征西将军于海墓:在城东三十里寒浞冢前。
徐干墓:在县东五十里,俗称为博士冢。
胶西郡王范城进墓:在县西北三里许,墓碑翁仲石兽俱存。
常令公墓:在城东四十徐里,前有庙,后有双坟,土人相传常遇春墓然,考明史无据,兼乏碑文以待知者。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刘应节墓:在城西南二里许。
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郭尚友墓:在城南四里许。
陕西巡抚右佥都御史张尔忠墓:在城北三十里。
山西参政齐一经墓:在城南二里许。
金符武义将军侍卫屯田千户戴居宝墓:在城东十里。
烈女墓:王渔洋云,明崇祯四年,李九成叛,攻潍,有卒数十人掠少女,舆戴之追献其帅,抵帅所启视,则己自刺死矣,乃焚之,潍之士大夫义其事,询知为新城人,惜逸其姓为碑,瘗[8]骨于孤山。邑人陈调元铭。
[1] 志乘:志书。 清章学诚 《文史通义·和州志政略序例》:"夫州县志乘,比於古者列国史书,尚矣。"
[2] 甓:pì,砖,古代又称"瓴甓" .
[3] 陵谷:此处应指陵墓。
[4] 九京:泛指墓地。
[5] 劫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谓劫火的馀灰。"劫灰"典出《梁高僧传》卷一《汉洛阳白马寺竺法兰》:"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兵燹:燹 xiǎn,野火。兵燹,战乱所造成的破坏。指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
[6] 南楼舒啸:语出王恽《玉漏迟·前一篇怀旧》:南楼苦要,胡床舒啸。
[7] 斟鄩:夏代君王仲康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把他的儿子派到治浑建立了北方国。由于他是从斟鄩过来的,后来,世人称在潍坊东南建立的国家称为斟鄩故国。
[8] 瘗:yì,掩埋,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