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5天前
鄌郚史志总编

珍贵的民国初期临朐教育资料

  珍贵的民国初期临朐教育资料
  王兆亮
  前几天与兆东兄拜访刘珂先生,得见其所藏关于临朐民国教育内容的石印书一册。因封面已无,且缺前两张筒子页(1个筒子页为2个页码),所以初看不明所以。及至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始知该书是关于民国初年省视察临朐教育的报告和县视察城区、纸坊区、五井区、冶源区各村庄国民学校的报告。民国初年正是社会剧烈动荡之时,旧学向新学过渡之中,此书作为一手资料,对了解民国初期的临朐教育基本情况可谓弥足珍贵,不少内容还可补正史志之阙误。
  从版心页码看,该书共18张筒子页,尚存16张。前4张为省视察临朐教育报告,惜缺前2张;后为县视察4个区的国民学校报告等。该书封三载版权信息,知为临朐萃文石印馆印制,编辑者为临朐县视学公所。
  那么该书是哪一年编印的?乡视学报告前的一段文字或许可以为我们揭开这个答案:详为详请事(“详”是古代一种公文文体,属上行文,始于明代,有规范的文书程式及处理方法。“详”,即详言其事而送达上级官署。“详”相当于现在的请示,需要上级官署给予批示。“详”种类颇多,如“详报”“详复”等。官员拟办重要公务,先用“详”向上司请示,以待上级批准,称“详请”,“详为详请事”则为此类公文常见开头语。)。案据程文蔚察视城区学务情形报告,前来除由敝所核发,石印局登报公布,使各学校切实整顿外,理合详报鉴核备案。谨详县长凤。县视学杨一洲。“县视学”即后来的教育局局长。民国《临朐续志》载,民国二年(1913)改劝学所为视学公所,其长称“县视学”。民国四年复改为劝学所,其长随之改称“劝学所长”(光绪三十一年,劝学所其长称“劝学总董”;宣统二年,改称“劝学员长”。)。也就是说“县视学”这个称谓满打满算仅存在了1913至1915年三年时间;文中提及“县长凤”,考续志,凤文祺于民国四年九月起署理临朐知县,民国五年六月改由钱汝济署理。如果续志记载属实的话,凤之任职与“县视学”这个称谓重合的时间就是1915年9—12月。通读全书,正文中还约略提及此次视学在10月以后。综合分析,则这次视学工作在1915年冬,书应亦此间印制。至今已整整110年了。
  关于书名,该书“教育公报”文末提及“(临朐县)讲演会……《教育报》一份,编辑关乎教育之文件,宣布本县之报告及研究录,派销各学校以供观摩,办法甚是”,杨一洲前所言“石印局登报公布”,似乎此书称《教育报》,但此应是其简称,全称尚未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报”不是报纸,而是“公报”“报告”之意。据封三“本报价目:每月一册,定价一百八十文”,可知此报为刊物性质,每月一期。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光绪二十八年(1902),知县张世卿改朐阳书院立官立高等小学堂。至民国二年,奉令改称县立高等小学校,此为临朐国民学校建立之始。不久,县、乡、村纷纷设立或由私塾改立国民学校。此书记载,至1915年视察时,临朐国民学校已达200余处。
  本书所载省视察临朐教育公报因缺页,前面内容无从得知。所存者关于县师范讲习所、县立高小记载颇详,还列举了视察八蜡庙、南关、徐家上庄、七贤店、吕家洼等县立国民学校和大陡沟、平安庄、七贤等乡立国民学校,以及合水、东南河等村立国民学校情况。其中对县立模范女子国民学校的记载首见:学生三十余人,单级编制。女教员刘玉璞,管教合法,手工、草编、发网,成绩甚佳。国文亦能明顺。
  乡视学视察4区学务报告逐校评价,包括校舍情况、学生人数、教学质量、课程开设等情况,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下步要求。如平安庄(今属城关街道)国民学校:校舍、教员室共在一处,殊欠整洁,有碍卫生,已嘱该管员马文庭实行整顿。该校男女合班,学生出席者21名。考其所学课程,能回讲、听写者尚居多数,惟下级生及女学生不能默写、视写,回讲国文亦欠明了。当嘱教员王汉杰认真教授,以收实效。
  又如王家河(今属冶源街道)国民学校:系私塾改良。校具、桌凳均按新式制造,颇能敷用。学生出席者14名,分甲、乙、丙三班教授,功课虽只有修身、国文、算术三门,考其所学,学生均能领悟。该校教员祝兆封虽不谙单级方法,亦见热心教授,殊堪嘉许。
  多数学校问题颇多,如垛庄国民学校:教室低暗,有劳学生目力,宜速筹宽明校舍。学生25名,所学国文,讲解实字均能明了,虚字尚多含糊。丙组写字下笔,尤多不知顺序。演习算术均生,音乐、体操亦欠整齐。该教员张结道亟应加意教授,以求核实。
  该书可补民国初期临朐各村教育史料之阙,故将学校、管理人员(报告中称管理、管员,即后来的校董)和教员姓名等基本信息(无则不录)录于下,以备参考。
  《乡视学程文蔚查视城区学务报告》(程文蔚、聂心印二人志同道合,思想进步,极力反对袁世凯复辟,致力于反袁斗争,1916年袁世凯的部队攻破临朐城时,程氏以身殉之;聂氏被俘,不屈而死。萃文石印局即程文蔚创办,曾作为同志机关部。):八蜡庙(县立,教员陈奉基,以下仅写姓名者为教员)、南关(县立,聂文麐)、衣家庄(衣冠)、平安庄(见上)、北阁子(张俊卿)、程家庄(李春芳)、三里庄(管员魏锡龄、教员魏春梅)、高垣墙庄东(管员陈奉原,教员先赵丹林、继赵文煇)、高垣墙庄西(丛世培)、魏家庄(管员魏春恩、教员魏金海)。
  《乡视学程文蔚视察纸坊区学务报告》:纸坊(县立,管员谭永盛、教员张星文)、徐家圈(管员徐元勋、教员孟竹年)、柳家圈(管员张作鲁、教员井锡田)、前陡沟(王大文)、赵疃(今属青州,陈明选)、观音小章(今称观音堂,属冶源街道玉皇庙村)、傅家石河(张情田)、岩头(两所,其中一所教员为魏长源)、纸坊前街(白景星)、高家庄(高竹亭)、胡家庄(今属青州)、钓鱼台(今属青州,管员尹化南、教员贺容德),西安庄前(李延年)、西安庄后(李兰田)、金家楼(今属青州,管员唐万年、教员王毓桢)、嘉佑寺(今属青州,张文彬)、涝洼(今属青州,管员李树文、教员吕星汉)、黄麻庄(今属青州,赵文)、西股(今属青州,孙凤仪)、孟埠(今属青州,尹得明)、傅家峪(谭龙章)、金钟寺(今属城关街道贺家庄,王文渠)、张勤家庄(管员宋金山、教员王之栋)、朱保(即朱堡,教员刘俊士,管员马福成、刘玉海)、河崖(王延年)、潘家埠(李兆栋)、巩家桥(巩玉图)、谭马(衣冠全)、于家庄(今属青州,教员于按楷、管员王中义)、石门亭(即申明亭,今属青州,管员王毓芬、教员潘焕林)、篦子庄(管员王泽润)、谭马庄女子学校(刘凤德)、殷家河王氏私立学校(宋肇庆)。
  《乡视学聂心印查视五井区学务报告》:大楼(马云亭)、下五井(袁恩普)、下五井庄西(王允瑞)、大辛庄(教员夏岫云、管员许佃春)、朱音、来家庄(教员井常文、管理程文礼)、上五井(马湘藻)、上五井西寨(教员史赞治、管理赵锡疆)、天井庄东(谭翰文)、天井庄西(教员李锦园、管员孙永贤)、西石峪(管员王世全、王文全,教员王席珍)、茹家庄南(管员王镇元、王树元)、茹家庄西、茹家庄北(教员马殿臣、管员马符)、青石崖(管员井汉)、九杰(尹法光)、魏家庄(赵世忠)、泉头(张临川)、北铜峪(聂浚明)、巴家庄、垛庄(见上)、桥头(窦心田)、暖水河(管员许阶升)、阳城(刘镜蓉)、黄家宅(冯砚田)、谭家小崔(谭书城)、孟家庄子(杨瑞巘)。
  《乡视学聂心印查视冶源区学务报告》:界首(管员陈德广、教员陈子慎)、石佛堂(教员王士元、管理冯登先)、王家河(见上)、湾头河(李维纲)、赤良峪(孙兆佑)、平安峪(刘舜卿)、小朱阳(教员刘凤梧、管员刘士吉)、桥沟(刘志伊)、西安(管员刘瑞章、教员马官云)、老崖崮(李汝为)、迟家庄(吕星源)、宫家坡(吴树棠)、宋庄、窑洼(即尧洼,冯晓山)、冯家王舍(张锡亮)、鹿皋(先郭峄亭、继刘杜生)、彭家庄、阁老庄子(今告老庄,管理冯东溪)、白沙(李抡魁)、瞿家圈(唐文华)、南流(两所,其一管理夏如敬、其二教员陈作楷)、丁家焦窦(陈锡龄)、王家圈(两所,其一教员王之德,其二管理陈之增)、辛寨、辛中、河北(管理刘茂林、教员李荫棠)、冶源街(冯春艇)、大广尧(潘可成)。
  文末附石沟河区章庄(今属青州)国民学校校长训词、小学教员研究总会启事一则。自清宣统二年举办自治,临朐共划分九区,即城区、七贤区、冶源区、石沟河区、五井区、柳山区、纸坊区、九山区、蒋峪区,从本册仅公布4个区的视学报告看,应是分期分批进行。可惜他区的资料尚未发现。
  而此书对于民国《临朐续志》,可订正其误者颇多,此举三例:
  1、此书记载县视学为杨一洲,而续志记载杨一洲未任县视学,于民国四年四月始任劝学所长(且此处时间记载续志自相矛盾)。
  2、续志记载临朐教育会始于民国元年,而此书记载民国四年尚未成立,省视察临朐教育报告中作为问题提出。
  3、续志记载:(民国)十二年,县知事郑钦委邑人冯象贤筹办临朐县立女子小学校。……此县立女子小学校成立之始也。而此书则记载民国四年已经有女子小学,详见前“县立模范女子国民学校”条,而这所女校是否知县张世卿所倡导设立者?参见拙作《清末临朐拟建女子学校事考》。
  书中还有一些提法有意者也可以进一步探讨。如,续志记载“自民国十七年(1928)夏,奉令县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而此书已有“县长凤”之提法;又蒋峪刘家营兴教寺民国三年(1914)维护庙产记碑,亦有“蒙县长刘君穆斋”提法。此或是古称之延续,或是一县之长之尊称。
  教育报每月1期,每期估计印二三百册,一年12期就是二三千册。百年有余,孤本仅存,作为难得一见的教育史料,称之为吉光片羽,亦不为过罢。
  2025年7月7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