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8天前
鄌郚史志总编

曹光炬丨丰碑里的人物

  丰碑里的人物
  曹光炬
  我长达四十多年的水利生涯,大部是在西南部山区度过的。历经无数非常之事,但让我终生难忘的还是一九七四年夏日的一天,在通往杨集公社的大山沟里,突然爬进了一溜五辆铮明瓦亮黑色的进口华沙牌高级轿车。每个路口、山崖等,险要之处均有真枪实弹的公安与军人把守,山里人们猜想可能要发生大事了。因为当时益都人,特别是山里人,别说是高档轿车,就是拖拉机也很少有人见过,直到八十年代初,各级领导才基本达到,县委书记(帆布棚)、(北京吉普)公社书记(130),大队书记(嘭、嘭、嘭)小拖拉机、的公出座车条件。
  益都西南部是典型的青石山区,山高林疏,缺植被、无厚土层、青石山降雨时很快渗透土层,形成泾流,汇入山底深沟,随上游来水、咆哮着奔向远方,致使山区十年九旱,村民半年以上缺水的村庄达三百多个,某村的某某除夕早上下山去挑水,傍晚快到家时不慎将装水的瓦罐打破了,前功尽弃、只得重回十几里外挨号排队终于将水挑回来,到家时鸡叫,但没耽误年五更下饺子。这就是有名的某某(两年挑了一担水)的故事,山区大部分常年喝的是下雨时集中起来的刷街水,什么鸡屎、羊屎蛋子、孩子尿等,生活垃圾、刷街水都被蓄进了水窖子里。也就是各家各户生活赖以生存的宝贵水源。每天取出几瓢来,全家洗脸刷碗做饭后再喂牲口。
  有年世界卫生组织来进村考察,见人们喝的是沉淀后的刷街水,焦黄,味浓,满是*跟斗虫子,线虫等。所见村民全身黑中透黄,瘦骨伶仃,十岁以下的孩子们都是大头,身细挺着个大肚子,赤身裸体,成年人多有一瘸一拐、大骨节病、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患者。
  考察者说,去过世界若干个国家和非洲原始部落都没有这次心情沉重。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人类竟能在如此条件下生存。第二世界上还有人在这等低劣的环境下活着。山民讲:无办法,各村为了种群的延续,又有政府的户口政策限制着。还有不成文的村规民约,谁家有女也不许外嫁,如若不然,必让(大逆不道者)自绝于村民,自绝于找不上对象的男人,
  几十年来当兵是逃出山村唯一的出路,但由于自小就喝比马尿还黄的刷街窖水,致使人们被各种地方病折磨的连保家卫国的身体条件也无法能达到。
  轿车在戒备森严的杨集林场礼堂前徐徐停稳,下来的是中国水利部的刘总,山东省省长(革委会主任)省计委主任,省财政厅长,省水利厅厅长及各项专家,时任中共中央委员,昌潍地区专员(革委会主任)的张研成和早以恭候多时的益都县委领导们,寒暄之后让进礼堂,简介之后提出申请。
  是《关于批准仁河水库的建设报告》,几经研讨后领导郑重表态让全省人民勒紧裤腰带艰苦十年,投资兴建仁河水库。解决山区十几万人畜用水,防治大骨节病、克山病、甲状腺肿大症等因水而导致的地方病。
  当年县委领导有他们超常思维,认识到该工程地处险要,设计特异,结构复杂,投资巨大,效益非凡,是国家处在十年动乱后经济濒临崩溃之际。也是全省人民饿着肚子省出来的救民工程。首先把该工程提高到政治的角度来对待。要求全县各部门单位以仁河水库建设为中心,全方位服好务。在这啥也缺的年代,让工地所需啥也不缺。就是参战人员也要彻底改变参与成份。转变对民夫的错误认识。不再将水库工地当做劳改现场,因为从旧社会,中国就有俗话: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民夫团里所有兵,全是四类子弟兵的说法,要求这次参战民工都有思想红、根子正的先进份子组成,只要在工地上表现好的就有“享受四个优先”的政治待遇,既优先入党,优先参军、优先提干、优先上学。五年连续在工地上被评为优秀者的人,回村可享受复原军人待遇。
  全县二十个公社,带夫人必须是公社党委,常委以上干部,以营连排班建制,公社武装部都全力以赴靠工地,各民兵连均配备教练枪支,不管男女,不叫民工,均称民兵,除白天工地劳动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女民兵应达到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景地。
  县委更重视仁河水库工地指挥部的组织配备,人员既能打硬仗,又要懂业务。更要根红苗正忠诚于党的事业者,县委反复研究决定派久征贯战的农委主任张文粹任总指挥,民委主任杨福秋任政委,指挥部下设四个大组,水利精英许继谦任施工组长,商业权威王林桐任后勤组长,政宣要人杨芳贵任政工组长,我曹光炬也被荣幸的选为机电组长。
  县委在人民广场召开了2万人的誓师大会,大会上要求各公社民兵行动军事化,会后10日内进入工地开展施工。
  沉寂了千年的仁河滩从四面八方赶来推着铺盖、粮食、铁锅、工具和盖工棚所需的秫秸木棒等,小推车上插着红旗的各路民工,在指挥部指定地点,垒石、培土、埋锅做饭,三餐一律是硬邦邦噎人的窝窝头,辣疙瘩咸菜用白开水冲下。
  人们将推来的秫秸在山坡石堰墙下斜放,地下铺些草就是床,也只是挡点风或小雨而已。白天烈日当头和劳累还好说。最难忍的是夜晚经常有蛇鼠从石堰缝中爬进被窝,每夜的各种蚊虫叮咬更是让人简直受不了,一夜就被叮起几百个疙瘩,人们每夜都在下决心,明早一定要设法逃离这个比监狱还难忍受的地方,可是第二天,就又精神百倍的上岗了。
  随着工程的进展,一万多人的队伍,从主坝到干渠工地越铺越大。在还没有高位吊车和吊装机械的年代,无支架吊装技术是山东有史以来最大跨度、最大高度、最大难度的千吨吊装工程,由益都人金梓、徐鉴设计的张庄渡槽特别重大,是省地县三级水利科研队伍的模拟造型试验现场,也是山东省吊装、焊接、预制各路英雄的施展现场,同时也是一千多人白黑施工的战场,为争取时间,黑白三班轮战,夜间方圆十里如同白昼,秋后大雁南飞,被白光所迷茫造成视觉紊乱,再三围饶光亮飞翔,冲不出迷途的雁群,夜半常落在工地上,被夜战民兵整群擒获。
  为抢夺工期奋斗几年终于排除万难,将主拱吊装完毕,万众庆幸并开庆祝大会,时置隆冬,高空作业严寒风大暂停施工,总结经验以利来年再干。某日下午三时,晴空霹雳,突来噩耗,东张度槽被大风吹跨了。万吨重水泥预制件从百米高空砸下,地动山摇,地下河床被砸几米深,张庄村被震倒房屋若干,桥拱下落时饲养棚内一老一小正在铡草喂牛,连同三牛一马被砸成肉泥。
  惊天大事,速报县委。时置文革后期,阶级斗争,依然猖獗,别有用心的人,安排公安人员将该工程设计人员金梓、徐鉴严密监视起来,预防他们逃跑、自杀或者做出更出格的事来。
  隋华堂书记知情后马上请求上级领导和专家来现场查看作出鉴定,通知公安局长李洪范先别抓人,并让工地领导撤去监视他二人的公安换领导温心陪护,紧急召开县委常委统一意见,少数领导和别有用心的人,由于受时代影响,阶级斗争支配。讲他们一个是大资本家的狗崽子,另一个是地主羔子,反动技术权威,都是黑五类。文革中被红卫兵整的金梓成了半残废,徐鉴被整的跳了三十米高的南阳桥,寻死没成,这次是报复社会,报复我们的人民专政。我们益都出了如此重大事件,若先不控制局面出了问题谁负责?隋华堂说,他们二人大学毕业、上海、重庆、济南若干大城市争相请他去工作,他们全没答应,准备回益都施展才能,报效家乡,回到家乡首先搞了青州几千年来的第一座王坟钓鱼台水库,相继带领所培养的学生们又设计修建了七一、龙虎、琵琶、邵庄、夏庄等21座中小型水库,和青州20条河流的治理。连临朐想建蒿山水库没有这等人才,也来咱县委求援,他们是为青州工农业水利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属国宝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千军万马也不及他们一人,况且我们下一步还要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完成任务。不要伤他们的心了,我们要认识功臣、还要保护功臣,别有用心的领导又问,若真出了问题,上级怪罪怎么办?华堂书记说大家请放心,若出了问题,我一个人全部承担。
  几天后,县委就施工现场召开了现场扩大会议宣布结果:经专家鉴定,这次跨踏事件损失惨重,但与设计无关,是施工经验不足造成的,也和风大有关系因当时天气已大冷无法再施工,导致顶部无法封实盖严形成一体,跟盖瓦房一样,只垒起还能摇晃的两座单砖山墙,没压上槎、檩条、苇箔瓦片就形不成一体,压不住也不稳定就不抗风推,又加东张地处沟川大,风更大,建筑物又百米多高。风大是造成事件的主要原因,领导还特别肯定金梓、徐鉴的多年功绩,二位专家才如释重负。泪流满面感谢政府正确的对待一个有真正想干好工作的人,决心用双倍的努力完成应完成的任务。
  改革开放后青州市更需要懂业务和想干好工作的人。很快金梓被提拔为青州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兼总工程师,徐鉴被提升为青州副市长,由于人品好,政绩卓着又被提拔为潍坊市副市长。
  简篇-《巨洋水》微刊第256期
  林西东书法作品
  公元一九八七年,山东省内大坝最高,库容量三千多万立方,河道造地万余亩,自流水日发电80万度,对山区百余村庄的十万群众用水和对大骨节,克山病、甲状腺肿大等多种地方病,有重大防治作用的仁河水库在党的领导下,历时十几年最终全面竣工。受益都县七十万人民的委托,我等主持仁河水库修建十几年的老同志们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更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几十里长的放水干渠两侧,插满了彩旗,通往村庄地头的支渠清粼粼的水,哗哗不尽的流淌着,被水馋坏的山区人们敲着锣打着鼓。还有敲着破脸盆的狂奔着,吆喝着来水啦,来水啦,男女老少中不乏一瘸一拐的大骨节病患者,拥到渠边捧起清凉的水边泼边喝,真好、真好、真过瘾。
  最使我难忘的一幕是有一我娘一样白发苍苍,满脸深沟般的皱纹,裹着小脚,大热的天穿着破棉裤坐在水渠边,捧着水,眼里流着泪,喃喃的说:真好、真好、真好、真好。后来我每想到这一幕,眼里必定淌出苦涩带着幸福的泪水。
  但时过境迁,水库始建至今已四十多年,除我们这些主持建设仁河水库的老同志们,已很少再有知道那个时代的产物,丰碑内戴的故事。
  当年仁河水库初建成,省地县视如掌上明珠,水库管理局更是春风得意,正欲绘制新的蓝图之际,全中国迎来了重大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将三十多年的公供积累、土地、财产、工具、牲畜等倾刻间分了个干净,最底一层人民政府一大队也成了个空架子,从此也没有了农民反感的蛮干饥饿和“惹着保管卡秤砣、惹着会计笔杆戳,惹着队长干重活,惹着书记没法活,惹着伙夫一勺顶二勺的官老爷了”,得到自由的人们,认识到了贫瘠的山村和山地永远也富裕不了一穷到家的山民,一切向钱看,成了真理。进城成了致富的目标,山村陆续成了留守老人赖以生存的天地,山地成了可有可无的财产。
  仁河水库也随着改革由原来的省、地、县三热爱变成了三不亲、三不管、一纸文件成了由原来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突然变成了自收自支的企业单位,瞬间由宠儿变成了无娘的孩子,突然断了奶,只有靠不可能收上来的水费,维持全局开支。
  因在原来“一大二公”时,修水库、修渠道、修公路占了地。拆了房、砍了树、淹了田地,出了工等,都是白干谁也不敢不服从,改革开放后山民见城里的卖地越来越贵,城区百姓都靠卖地富裕了起来,他们库区的地白占了,就闹事不断,原来放水不收费,现在要先交钱后放水,愤怒地喊:用了我们农民自己的地,我们农民自己修的水库,老天爷下的雨,水管局你收费门都没有,禾苗干枯,若不放水,找市府去,成群结队的山民大闹市府,并扬言,今天再不放水,明天就去炸大坝。市府无奈,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指令先无偿放水,就这样,水库仅有一点的收费来源也被取消了。移民等若干问题,受损百姓长期得不到解决,经常到水库闹事,局长被打的血头血脸,办公室、职工食堂常被洗劫一空,上访闹事屡屡发生,更有甚者,全国水利部长由山东省省长、水利厅长、潍坊市长、青州书记等来仁河水库视察解决重大问题时,半路突然从水库移民区富旺村窜出几十个老人挡住省长车头,又从最后一辆车后窜出几十人堵住防止退走,口喊“有冤无处诉”今天若不解决库区问题,绝不放走一人,类似情况屡见不鲜。
  水库管理局职工常年发不到工资,被逼无奈,只好四散,自谋职业,有收酒瓶子的,有在大街上卖爆米花的,也有拾破烂养家糊口的,水库工程维护防汛管理无人问津,真是内外交困,举步维艰,到了寸步难行的景地,就在此时,一位身材魁梧,满面红光,青州人称智慧菩萨的市委书记隋华堂来到水库,在跟牢骚、埋怨、无奈的水库人员座谈之际,他一语警醒梦中人说:我们的水库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不用抱着金砖要饭吃。通过十几年的水库建设和磨炼,培养出若干工程技术人员,光各项工程师就有十几人,还有各种剩余的机械设备和水库移民区富足的劳动力,组建成一支建筑队伍,趁着全国大搞建设的有力时机,好男儿志在四方,到外面去闯世界,如梦方醒的水库人,说干就干,迅速成立了“青州市水利建筑公司”水库人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披荆斩棘,不几年就成了省内最强大的建筑施工队,成功使他们有点满足时还是隋华堂书记讲:“不要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要趁全国建筑业形势大好,再提高企业资质,壮大力量、走出山东,面向全国,让青州水建立于永远不败之地”。
  就此青州水总发挥优势,培养优势,利用优势在全国打硬仗,树威信,争地位,由原来的国家三级企业,跃为全国仅有几家的中国一级企业。每年产值几十个亿,上交国家税金超亿元,连续几年受水利部嘉奖,山东省政府表彰并被水利部树为全国水管单位学习的榜样。
  在东张渡槽垮塌事件的正确处理和隋华堂书记关心保护科技人才的感召下,金梓、许鉴等人设计的百米渡槽,最终荣获省科委三等奖。
  曹光炬等人设计并制造的LJC立式挤压制管机和承插式石硝管双双荣获省科委三等奖,并获中国专利局六项专利,山东省水利厅一等奖,潍坊市一等奖,并填补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的空白。在全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力挫群雄,荣获全国金奖,还被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全和成年人教科书。40年后的今天,该项技术仍在十几个国家和全国各大小城市方兴未艾。仅在青州就有九个制造厂和在三个国家有制造厂和办事处,回想当年若无隋华堂书记那样的正确领导和鼎力支持,哪有今天的繁荣昌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