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4-08-30 15:14
鄌郚史志总编

王成河丨万事不求人

  万事不求人
  从前,薛家岛有个王财主,承祖上福荫,颇有点家业,生养四个儿子,其中三个相继成家,生儿育女,只有小儿子尚未娶妻。三世同堂之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本应兴高采烈,喜享天伦,可是王财主却是成天愁眉不展,满腹心事。原来,王财主的四个儿子个个相貌堂堂,智慧非凡,可是三个儿媳却是相貌平平,又拙又笨,生的儿女也是笨头笨脑,毫无灵气。如此下去,恐老王家后继无人,偌大一个家业就此败落,对不起先祖啊。一切就寄托在小儿子身上了,所以,小儿子的婚事就成了王财主的心头事。
  又是一年,媒人来了不少,介绍的女孩一大堆,可没有一个中意的,过年的时候王财主闷闷不乐,没滋达味地,好歹过了元宵节,横竖看着三个儿媳不顺眼,便把她们叫到一起:“年已过完了,你们三个可以回娘家看看了。老大家的,你回去住半个月;老二家的,你回去住七八天;老三家的,你回去住三五天。你们要一块回来,每人给我带一件礼物,老大家的带骨头包肉,老二家的带纸包火,老三家的带纸包风,都去准备吧。”三个儿媳欢天喜地,拾掇好东西、别过公婆便一起上路了。
  妯娌三人一路有说有笑,欢快非常。当走到三岔路口需要分手时,大儿媳说:“妹妹们,就此别过,别忘了公公叫咱们一块回来,半月后还在这个路口碰头。”二儿媳听后一声惊叫:“啊呀姐姐,不对啊,公公叫你住半个月,叫我住七八天,怎么能一块回来呀?”三儿媳此时更是惊慌:“是啊,公公叫我住三五天,更不能跟你们一块回来了。”公公这是什么意思呢?正发愁呢,大儿媳又是一声惊呼:“还有礼物!公公叫我带骨头包肉,是什么东西?只见过肉包骨头,没见过骨头包肉呀。”儿媳也反应过来:“是啊,叫我带纸包火,俗话都说了,纸包不住火,上哪去找纸包火呀?”三儿媳此时也是一脸哭相:“叫我带纸包风,纸怎么能包住风呢?”
  妯娌三个面面相觑,想起公公平时对她们的厌恶和严厉,腿都软了,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就在这时,远处走来一窈窕小女子,芳龄约摸二八,五官玲珑,面如桃花粉如水,迈动三寸金莲,枝颤叶抖。少女走到三妯娌跟前,轻启朱唇,银齿微露:“三位姐姐遇何难事如此悲伤,不妨说说,也许小女子能助一臂之力。”三妯娌抹掉眼泪,羞答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告诉了这位少女。少女听后嫣然一笑:“三位姐姐莫愁,只按小女子说的去做,保证公公欢喜满意。公公叫大姐住半个月,是十五天;叫二姐住七八天,七加八也是十五天;叫三姐住三五天,三乘以五也是十五天。所以三位姐姐只管在家住十五天,二月初一在这里碰头便是。”“那礼物呢?”三妯娌迫不及待异口同声地问。“这个也不难。骨头包肉是鸡蛋,纸包火是灯笼,纸包风是扇子,都是家常有的,回来时带上就是。”三妯娌经过少女这一番点拨,顿觉豁然开朗,欢天喜地分手而去,少女继续赶路不提。
  话说王财主把三个儿媳打发走后,不禁觉得自己有些好笑——三个儿媳如此笨拙,怎能明白其中玄妙,若是悟不出答案,岂不难为死她们和她们的家人?然而又转身一想,难为一下也好,叫她们有点自知之明。于是,便在家里准备看三个儿媳的笑话。
  五天过去了,不见三儿媳回来;八天过去了,不见二儿媳回来。转眼就是二月初一,将近中午时分,忽听下人来报,三位少奶奶回来了。王财主急忙问:“回来几个?”下人回道:“三位一块回来的。”正说间,三个儿媳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依大小次序给公公道福请安,末了,各人从包袱里捧出礼物,恭恭敬敬地献给公公。王财主不禁大惊,如此拙笨的三家人,绝对不可能悟出此中玄机的,定有高人指点。于是把脸一沉,严厉地说:“老实交代,是谁帮你们找到答案的?”三个儿媳妇不敢隐瞒,把那天走到三岔路口,如何不解公公之意,如何嚎啕大哭,小女子如何出口相助,一五一十地禀报公公。
  王财主听后大喜,附近十里八乡居然还有这样聪明的未婚少女,如果能给小儿子娶进门来,填补多年缺憾,岂不美哉!于是就发动所有媒婆加上亲朋好友,按照三个儿媳的描述,四处探访,定要找到这个聪明的少女。终于老天不负有心人,在几十里外的辛安找到了。其实,这位少女也是大户人家,常听人说薛家岛有个老王家,四个儿子个个英俊潇洒,聪明智慧,早就有倾慕向往之心,苦于无人牵线,如今媒婆上门,真是老天成人之美,一拍即合,按着风俗礼仪,互换庚帖,定下日子,一抬大轿,成就百年姻缘。
  小儿媳过门后,王财主有心栽培她,家里的大事小事都交给她去办。这小儿媳呢,也不负公公所望,把一切都打理得有条不紊。王财主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干脆就把这个家交给了小儿媳,自己则喝茶下棋、逗鸟遛弯,教孙儿读书识字,专享天伦,并在本府大门上挂出一块牌匾,上书五个大字“万事不求人”。
  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世界大了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这不,有好事者专盯人家脚后跟的就盯上了王财主家的这块牌匾,上报到县太爷:“一个地方小财主,凭着有几十亩地,就敢说万事不求人,这纯粹是对县太爷、对县衙门的蔑视!”县太爷听后大怒:“无礼老儿,我倒要看看你的本事,到时候叫你跪在我面前求我!”于是一级一级吩咐下去,限王财主七天之内准备公鸡蛋一枚,本太爷将亲自去取,如到期献不出,以欺骗朝廷罪论处。
  消息传来,急坏了王财主,孩子是女人生的,鸡蛋是母鸡下的,谁家的公鸡能下出蛋来?这可如何是好!小儿媳得知此事,款款来到公公面前:“请爹爹放宽心,这事包在儿媳身上了,好歹找个公鸡蛋给县太爷看看。”公公知道小儿媳的智慧,但还是免不了担心,眼看一天天过去,却不见小儿媳有什么动静,不禁焦虑万分,一病不起。
  第七天,小儿媳来到王财主面前,叮嘱公公躺在床上,任何人来了都不要动,千万不可出门。安排完了就在丫鬟陪同下站在大门口恭迎县太爷。辰时末刻,听得村外开道锣声渐近,在里长、保长的引导下,县太爷的轿子落在了王府门前。早有喽啰挑开轿帘,县太爷探出头望了一圈,没见一个男人,只有一少妇站在面前,不禁怒火中烧:“大胆刁民,本县驾临,竟敢派一妇道人家出来迎接,王财主呢?叫他出来见我!”只见小儿媳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袅袅娜娜走近轿子,道一声万福:“小女子拜见县太爷,我公公正在坐月子,不能亲自出来恭迎太爷大驾,还望太爷见谅。”县太爷愣了一下,转而怒喝道:“大胆刁民,生孩子才要坐月子,女人才能生孩子,你公公一个糟老头怎么能生孩子?!”只见小媳妇不慌不忙,从容回道:“县太爷明知男人不能生孩子,为何问我们要公鸡蛋?既然公鸡能下蛋,我公公为何不能生孩子?”
  两句话把县太爷呛得半天才回过神来,想想人家说得有理,倒是自己无理取闹了,只好吩咐打道回府,灰溜溜滚回县城去了。消息传进府里,王财主不治自愈,王家名声因此大震,方圆百里的豪绅士人慕名拜访的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家道更是日益兴旺,经久不衰,传为佳话。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精品妙文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