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必定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善良、文雅有味道的人,一个对生活有更多思考和体验的人,一个有良知有警醒有责任的人。写作,能自我愉悦,也能愉悦他人,更能让世界变得灵性和丰富。
【昌乐作家专栏】
文学专栏定制:sinoat@163.com
|
相思不尽话潍坊
作者:周军
一提起潍坊,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潍坊,是养育我的故乡,似乎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这种浓浓的感情。虽然在外流浪,走过了很多的城市,唯有潍坊这块土地,一直让我魂牵梦萦。
我从小生长在黄旗堡镇,这是潍河岸边一个小小的乡镇,乡镇的名字和刘邦手下的大将军韩信有关系。相传,楚汉相争,两军对峙于潍水,韩信在这里调兵遣将,并在埠顶树立了一杆黄颜色的大旗以振军威,黄旗堡的名字由此得来。韩信最后水淹项羽大将龙且的军队,战胜了龙且,成就了一段历史传奇。沿着潍河溯河而上,南行十几里地就能抵达峡山水库,这里是潍坊地区主要的水源地,加上水库旁边高耸的峡山,山山水水,烟波浩淼,确是一处风水宝地,传说,明朝著名的刘伯温就在这里隐居过,山腰上还能找到伯温洞的遗迹。
如同海边的人,经常在海边行走,幻想能捡到大海里的宝物,譬如说珍珠什么的。生长在河边的人,也有类似的幻想。在家乡,从小就听大人们讲河蚌女的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小伙子无依无靠,独自生活。有一次,他外出打柴的时候,在一处水洼里捡到一个大河蚌,回家后便养在了水缸里。一天中午,小伙子回家,发现桌子上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他感到很纳闷,是哪个好心人给自己做的饭菜,这么可口?可是,如果小伙子呆在家里,什么情况都不会发生,只要他外出,回家必定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他。后来,小伙子假装外出,中午的时候偷偷跑到屋子后面,捅破窗户纸观察屋里的状况,不一会儿,他听到了水缸盖子响动,让他惊奇的是,一个漂亮的姑娘从水缸里站了起来,然后跨出水缸在锅台前忙碌起来,很快,一桌子饭菜便出炉了。原来,这位姑娘就是河蚌变成的,为的是报答小伙子的救命之恩。后来,小伙子和这位姑娘成了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再后来的故事,时间过去了太久,自己也记不清楚了。那时候,我还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常常的幻想,要是在河里捡回个大河蚌,养在家里,说不定也能蹦出一个美女来,这样娶媳妇就不用害愁了。于是,夏天的时候,小伙伴们经常偷偷的跑到河里去洗澡,也希望能抓一个河蚌回来,里面有水性好的,在河里真的能用脚踩出跟脸盆大小的河蚌来呢,搞的小伙伴们眼睛里都“冒火”。记得当时,潍河水情复杂,疏于管理,每一年的丰水季节,几乎都有附近村庄里的孩子被河水吞噬掉性命。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治理下,这一区域已经绿树成荫、水波粼粼,成了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在这一处河段溺水的事情已经很少发生了。
记得90年代末,从潍坊市区转车回老家的公路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情景:许多农村的男孩女孩集中在路边,大包小包,脸上写满了期待,正准备乘坐大客车去青岛的企业打工。听说,有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三个月的工资,能顶的上父母在家辛辛苦苦一年的收入。如今,潍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富起来的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做起了买卖,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外地人来这里打工。家乡的一位小学同学,在村子里面开起了婚纱影楼,每到结婚旺季,忙的不可开交,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我曾经参加过他承办的婚礼,时代已经进步了,婚礼现场的布置还有结婚的流程、仪式跟城市里年轻人的婚礼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位同学也是一个有心人,他的影楼里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和影像,记录着当地几个乡镇和农村的变迁,每次翻看这些照片和影像的时候,总会让人抚今追昔、唏嘘不已。
每次回家的时候,我都会在潍坊市区转一转,亲眼见证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这里道路纵横、绿树成荫,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近几年,经常从网络上看到,潍坊还不时拿到国字号的荣誉,我为家乡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自豪。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区有很多的景致让我砰然心动: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仰望天空,总会发现形态各异的风筝在云端摇曳;或者漫步在寒亭区的杨家埠,观摩花白胡子的民间艺人印制着一张张的年画;亦或者跨过十笏园的门槛,寻觅板桥笔下的几支清瘦竹……这些都是一座城市让人无法割舍的根脉啊!
行文至此,想起了历史上曾经在潍坊为官的郑板桥写下的句子,代表着此时此刻对家乡的思念,眼前恍惚又浮现出家乡那些让人亲切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
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
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