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必定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善良、文雅有味道的人,一个对生活有更多思考和体验的人,一个有良知有警醒有责任的人。写作,能自我愉悦,也能愉悦他人,更能让世界变得灵性和丰富。
【昌乐作家专栏】
文学专栏定制:sinoat@163.com
|
腾飞吧,昌乐!
作者:刘凌云
家乡,一个叫人舒服、使人留恋的名字;家乡,一个让人惊叹、令人神往的地方。如果你问我的家乡在哪里?我会自豪地告诉你:她,就是昌乐——闻名遐迩的中国宝石城!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所在,一个休闲度假的乐园。它的四周青山挺拔,山间绿树红花,桂河一年四季缓缓地流淌着清凌凌的河水,而新修建的宝通街公路宽阔平坦,路旁绿树成阴,再加上一座座粉妆玉砌的高楼大厦好似春天的竹笋拔地而起,楼间街旁园林花坛林林总总、各显独色。漫步在这片热土上,真让人有“人在路上行,如在画中游”的感觉。
曾几何时,昌乐是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小城市中最不起眼的一个,谁也不曾留意。多少代昌乐人争相走出去,可是弯弯的河水在匆匆的流淌中记住了这个名字,守护着这个城市。尽管有些破败,尽管有些守旧,河水仍以偌大的心胸包容着静静的守护着这座小城。新的领导来了,新的思想来了,新的决策也来了:小城不再沉寂静默……
一拨一拨的人来了又去,指指画画,记着写着,听不清的交谈没怎么影响河流的低诉,河水有些疑惑的望着这些带着眼睛的人代替了从前过来洗衣淘米的人,满脸满眼都是疑惑;一辆一辆的车来了又走了,运来了好些叫不出名字的现代化机械,蓝衣工人也陆续多了起来,忙忙碌碌中扬起阵阵沙土,呛起河水剧烈的咳嗽,河水愈是怀疑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胆怯一如那“河床改道”的恐惧,一层忧伤的氤氲蒙上河面;一天一天的日落又东升,河水似乎习惯了机器隆隆的声音兀自过来陪伴,早已不在乎周围的人来来回回忙些什么,那些叫不出名来的东西究竟用做什么,只是,穿梭过来的金鱼似乎比从前更欢闹了,甚至多了些不知名的影子在晃动,河水到底还是在意的,屏息凝望。
转眼间,漂亮的现代化小区取代了低矮的家属院,如花的小区名字舒适的如同岭南人的生活,多层次的购物中心、多元化超级市场取代了泥泞脏乱的“南关菜市场”们,目光绕过这些高高低低的楼群忽然发现,街边那些油轰轰的煎饼摊、黑乎乎的果子铺早已不知去向,整洁卫生的早点代售赫然立着,让人看着就有食欲,咦!就连灰头土脸的老街道也换上了新衣服,还不好意思呢。
风来了,水涨了,风停了,天晴了。湛蓝的天空下,整个城市旧容换新颜,车辆更多了,马路更宽了,在车水马龙中,笔挺站立的交警更是英姿飒爽。疏导的是来来回回的过往车辆,庇护的是千千万万的幸福小家庭,正是数不尽的“交警”在值勤,才使得六十一万余昌乐人民畅享太平盛世。
是啊,在昌乐,在六十万昌乐人民中间,有这么一届领导班子,他们胸怀昌乐明天,他们身先士卒,事事跑在最前头,他们爱岗敬业、以身作则,确保每个岗位人人“强责任”;专人专责,保证每个工种时时“转作风”,全力推动整个昌乐政治、经济和民生的综合“提效能”。正是如此,人民的生活才如像开花的芝麻——节节攀高!
河水欢快的唱起歌儿,全不顾身旁的懒散和淡漠,歌声飘荡在昌乐大地的上空,手舞足蹈激起浪花朵朵,仿佛在肆意的高歌:当前昌乐经济正以日趋千里的速度飞速发展,繁荣昌盛;人文社会更是美冠“全国平安县”,和谐安定,国泰民安;走进社区,人人乐业又安居,幸福的生活如花儿般处处绽放。
昌乐经济发展起来了,人民生活水平高起来了,河水为之高兴的鼓起掌来。可谦逊的昌乐人民没有骄傲,而是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狠抓落实,放远目光,踏踏实实做着昌乐人发展路上的每一件事情。就像这东流的河水,有激流,也有蜿蜒,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坚持和坚韧,风雨兼程!
腾飞的经济带来了富裕丰足的生活,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巨大飞跃。家乡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焕发的面貌开始了发展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伟大工程。我们应该胸怀祖国、放眼未来、勤奋学习、踏实工作,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做贡献。大美昌乐,我们相信:您的明天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刘凌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