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必定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善良、文雅有味道的人,一个对生活有更多思考和体验的人,一个有良知有警醒有责任的人。写作,能自我愉悦,也能愉悦他人,更能让世界变得灵性和丰富。
【昌乐作家专栏】
文学专栏定制:sinoat@163.com
|
心向暖
作者:李彩华
生活于尘世,总有一些经历,也许不会有第二次,总有一些人,也许一辈子不会再相见,却让那瞬间总难忘怀。
十八岁那年,第一次出远门,同十岁的堂弟去二娘家,亲戚托了人,由路过的一辆拉菜车捎着我们,那司机师傅特别好,现在想起来还记得他的模样,高个子,国字脸,彪悍体魄,浑身是劲,标准的山东大汉,我与堂弟在一旁,说话行事都弱弱的。问我们晕车吗?渴吗?饿吗?拿水果给我们吃。几百里路,感觉不长时间就到了,下车的时候,担心我们走错路,详细给我们说怎么走。走出去好远,回头看他还在向我们挥动手。我们不知他的名字不知他的单位,明知道我们之间再不会有来往,他依然古道热肠。
有一次坐公交车,没带零钱,拿着20元钱没办法,一个小姑娘先给垫付,接着有几个小姑娘争着为我换零钱,其中一个说,她是会计,有零钱,还崭新呢,姑娘阳光的笑脸让我忘不了。
有一个老太太坐公交车忘记带钱了,司机让她下车,我说我给她用上吧,一元钱,让她到了她想去的地方。回家说起这事,儿子说他也曾给人付过公交车钱,那一对母女下车后非要给他买支雪糕。父亲说他有一次坐车也是忘了带零钱,人家一小伙子给使上的,他说他还记得那人的模样,要是再遇见定要好好谢谢人家。不由感慨,这世界真是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
一次打车,那地方离家远,又是晚上,还领着孩子,身上就带6元钱,同师傅商量,说就这些钱,你看能跑多远就多远吧。到了6元钱车程的地方,司机没停车,反而一踩油门,继续往前走,他说不差这点事儿,直接送你们到家吧。当时很感动,就想记下车牌号,写篇表扬稿给报社,宣传宣传这助人为乐的师傅。
去陌生的城市向陌生的人问路,人家热心啊,非要陪着找到地,这样的事情多了去,都不知说哪一次好。儿子曾单车骑行去过几个地方,在云南大理住宿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旅店老板亲自开车送医院拍片检查;在北京问去天安门的路怎么走,一位老大爷直接骑车一路陪同过去。对待一个仅仅到此一游的人,这样的善举能不让人感动且传递吗?好多年以前去北京旅游,在天安门广场与几个老外照了张合影,其中有个老外竟用汉语说我可爱。哈哈,虽然怀疑自己可爱的程度,毕竟这可爱一说,还是让自己偷着乐了好长时间。还有北川之行的经历,令人难忘。这个洒下无数援建者汗水甚至生命和鲜血的地方,看不到任何属于援建者的痕迹,这里没有用援建者命名的路,没有带有援建者风俗的建筑,没有以援建者为主题的雕像……没有,什么都没有,而当地人却处处传颂着援建的故事,这些情谊已深深记在他们心里,就像羌山绵绵,羌水汤汤。还见到过敬礼娃娃朗峥,这个曾让无数人感动的孩子;见到过李月,那个残奥会上梦想成真的小女孩子。
还有……还有……
一路走来,伴随着岁月的渐行渐远,留下一段段记忆,独自回味。那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生活的馈赠,无须思量快乐的路有多远,不要去问幸福在哪里,只需收藏点点滴滴的温暖和爱。假如生活开成一朵花儿,即使花开又花落,我依然心向暖,一样会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