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必定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善良、文雅有味道的人,一个对生活有更多思考和体验的人,一个有良知有警醒有责任的人。写作,能自我愉悦,也能愉悦他人,更能让世界变得灵性和丰富。
【昌乐作家专栏】
文学专栏定制:sinoat@163.com
|
有凤来仪
作者:都本贵
一
有句古话说,栽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在我所定居的乐山村里,栽有梧桐树的人家不少,虽然家家都能娶进一个如花似玉的花媳妇,但真正能够引来一只金凤凰的却只有邻居二嫂一家。
这事说起来还真有点玄乎。二嫂家院子里有一颗梧桐树,又高又大,那树冠就像一把圆圆的大伞,罩住了整个院子。头几年,二哥嫌院子里不见日色,不好晾晒粮食,几次提议要把梧桐树卖掉,可二嫂咬住牙就是不松口。二嫂不愿卖自有她的道理,她劝解二哥说:“你没听说‘栽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啊?你知不知道,梧桐树是一种吉祥树,会给家庭带来好运啊?咱儿子当兵在外,咱图个吉利,也要把梧桐树留下来,说不定哪天还真的给引来一只金凤凰呢。”二哥听了没话可说,任由梧桐树遮天蔽日地长着。
二哥名王讷言,据说他爷爷当年是村中有名的学究,给两个孙子起名,一个叫王谨言,一个叫王讷言,两个孙子则不负祖上所望,忠厚老实,谨言慎行,凡事好较个真。二嫂则不同,性格开朗,泼泼辣辣,说出来,道出来,里里外外是把好手,所以一般事情多由二嫂说了算,成了名副其实的“内当家”。
你可别说,梧桐树这事还真让二嫂给说中了。儿子王小龙高中毕业后不愿意拖累父母,便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毅然决然地报名参了军,在湖南湘西一带当兵,又进了士官学校,因表现出色,现在已经是代理排长,并且还真的引来了一只“金凤凰”。
所谓“金凤凰”,是小龙在湖南当兵结识的一个女朋友,叫文金凤,凤凰人,从名字到籍贯都跟凤凰有关,所以村里的人跟二嫂打趣说:“你家小龙真办事,当兵没几年,就从凤凰窝里抱来一只金凤凰。”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明显带有艳羡的意思。
记得当时二嫂跟我讲述这事时,也是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说:“他叔,你是文化人,我有事也不背着你,小龙这孩子在队伍上有女朋友了。”我一听,说:“好啊!哪边的?”二嫂说:“小龙在电话上说,好像是凤凰那边的。”我一听是凤凰那边的,心中一喜,立刻联想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凤凰古镇,那潺潺的沱江水,那临水而立的吊脚楼,联想到在那水做的凤凰古城里,一对对青年男女赤脚、撩裙、牵手、凝目的情景,我赞叹说:“凤凰好啊,那里山清水秀,是个出美女的地方,况且古来民风淳朴,培养出来的姑娘一定不错。”
二嫂高兴地说:“人虽还没见,但从发过来的相片看,模样还周正。小龙告诉我说,这闺女很能干,在城里的一家大型商店工作,已经提成部门经理了。”
我说:“那好啊,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
二嫂笑了笑说:“说起来也是个缘分,去年五一期间,小龙得空到商店买东西,正碰上这姑娘收款,当时这姑娘也不知犯得哪门子傻,找零时神差鬼使般的把一张二十元的人民币当成一元的找给了小龙,咱小龙可不是那种见便宜就赚的人,便如实向姑娘说明了情况,把钱退还给了姑娘。这姑娘被咱这孩子的诚心打动了,当时就要下了小龙的电话号码,不断跟他联系,一来二往这不就好上了。他叔,你说现在这姑娘,多数都是看上那些心眼灵活,能说会道,走到哪里都光想赚便宜的人,还有像这个姑娘这样,不嫌咱家小龙老实的呢。”
我沉思了一会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早先人们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现在人们吃穿都不愁了,可能是希望婚姻关系更稳固些吧。”
二
二嫂跟我说这话后,大约又过了半年,也就是今年中秋节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吃过晚饭,和妻两个人正悠闲地看着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二嫂敲开门,来到我家,兴冲冲地跟我说:“他叔,你说小龙这东西要急着回来结婚,你明天过去一起商量商量怎么办吧。”
我问二嫂说:“使哪天?”
“初十。”
我吃惊地说:“哟,怎么这么急?”
二嫂说:“小龙来电话说,赶在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部队上给了他二十天假,他想把婚事安排在前面,婚后小两口多待几天呢。”
我说:“初十是有点急,不过早办早好,你也早了了这一桩心事。他人回来了没有?”
二嫂说:“两个人正走在路上呢,明天上午就到。”
我说:“那就行。你没听他两个人是什么意思?”
“说了,叫什么‘一切从简,不大操大办’,说是光叫上主要的亲戚,来喝个喜酒就行啦。”二嫂模仿着小龙的口吻,向我叙说着。
我说:“喜事新办,不张扬,不铺排,这样确实很好。不过现在的婚事是越来越铺张,攀比成风,一般人是没有这么办的。”
二嫂说:“就是,我也是怕委屈了儿媳妇,人家的婚礼都办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咱们如果办得不够气派,就怕儿媳妇说咱太寒酸。”
我说:“既然这样,那就等明天上午两个人到了以后再做决定,怎么样二嫂?”
二嫂说:“行。那你明天也得早点过去,把喜对子写写,我叫上他大爷家里他大龙哥给你当帮手。”
我说:“现在哪有自己写喜对子的?都是去买现成的,印刷品,格外大方。”
二嫂说:“我也是这么说,可你二哥不同意,说买的那些对子不如你写的有讲究。”
我一听,没得推辞,便应了下来。
第二天,吃罢早饭,我拿了毛笔,端了墨汁,来到二嫂家。大龙早已过来,跟二哥一起把桌凳准备好。我一边裁割着大红色的对子纸,一边跟二哥说:“二哥你也真是的,都什么年代了,谁家还自己写喜对子?不都是买现成的吗?”
二哥憨厚地笑了笑说:“我也不是图起节省两个钱,就是觉得印的那喜对子多不成对,读起来怪别扭。我就经常看到有这么几副,一副是‘红鸾喜愿,彩凤情浓’,咱先不说‘红鸾’对‘彩凤’怎么样,大弟让你说,‘喜愿’是个什么意思?它跟下句的‘情浓’能配对吗?还有一副,上句是‘锦堂两喜字’,下句是‘玉树万枝荣’,‘玉树’对‘锦堂’倒是还可以,那‘两喜字’怎么能跟‘万枝荣’相对呢?这样的例子反正不少,我觉着还是兄弟您根据情况,因人而异写的对联读着顺口,品着顺心”。
我笑了笑,没说什么。二哥这人就是这样,做事一向认真,虽然文化不高,可总是咬文嚼字的,公事场合怪讲究的。
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谁家儿子结婚,近支家庭也都要贴上喜联,以示一人结婚,满门喜庆。二嫂家门户不小,喜对子有十多副。我把大红色的对子纸对折、裁开、又按字数折了数折,然后饱蘸浓墨,挥动大笔,写了起来:“和睦门庭风光好,恩爱夫妻幸福多”“一世良缘同地久,百年佳偶共天长”“花好月圆昭美景,地久天长祝新人”……
我正饶有兴趣地挥毫书写着对联,忽听门外一声汽车关闭车门声,紧接着二嫂家的小龙手牵着前来准备拜堂成亲的金凤姑娘进了门。二哥二嫂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去。我和大龙也停下手来,迎了出去。
在小龙的介绍下,金凤姑娘用普通话一一向我们问好。本以为天各一方,山遥水阔,受方言影响,两地语言差异很大。可姑娘的一口普通话说得极好,这一下子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尤其是二哥二嫂,平日最担心的就是语言不通,可今日一交谈,这才放下心来。二嫂乐得拉着姑娘的手,问长问短,二哥虽然插不上话,也眉开眼笑的,在一旁眼瞅着未过门的儿媳妇,乐得合不拢嘴。
趁着二嫂高兴地拉着姑娘的手上下打量,问这问那的时候,我在一旁也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这位来自凤凰并且被村里的人们誉为“金凤凰”的人,看是否还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女子赤脚撩裙的形象,只见金凤姑娘身着一件藕底白花的长裙,脚穿后跟半高的白色凉鞋,身材修长,姿容婉丽,亭亭玉立,妩媚动人。虽然初来乍到,言语间还略显有些拘谨,但从眼角眉梢所流露出的神情看,姑娘的性情是活泼的,开朗的。这时,我又看了看跟金凤并肩而立的小龙,这孩子在队伍上锻炼了五六年,比以前感觉更高大、更魁梧,尤其是配上一身绿军装,显得更加英俊、刚毅。看到这里,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古镇,那清凌凌的沱江水,那弯弯曲曲的青石路,那沿江而立的吊脚楼,晨曦中,夕阳下,这对含情脉脉的情侣在这座中国最美的小城里,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谈笑之间,我们早已把远道而来的一对青年人让进了客厅。二嫂一边给他们递水,一边眼瞅着姑娘,笑嘻嘻地问:“孩子,吃过饭了没有?娘给你们做去?”金凤姑娘莞尔一笑:“妈,我们吃过饭了,还不饿。”小龙也说:“娘,你不用急着做饭,我们乘坐的火车六点到达的潍坊,下车后我们在附近一家餐馆吃了点早点,便匆匆忙忙赶来了,现在一点也不饿。”二嫂说:“那就行,你们坐了一两天火车,挺累的,先到屋里歇会儿,待会儿我炒菜为你们接风。”两人都说不累,坚持在外面坐会儿。
我见得空,便向两个青年人说:“昨天晚上,二嫂过去跟我说,你们后天举行婚礼,让我今天过来,一是写写喜对子,二是等你们来到之后,商量一下婚礼怎么个办法。”
小龙眼望着我,极认真地说:“叔,我跟我娘说过,婚礼用不着太铺张,一切从俭。”我笑着问:“怎么个做法呢?”小龙胸有成竹地说:“不举行大型婚礼,不请司仪,不放礼炮,不雇佣车队,不搞结婚录像。只请几桌酒,把主要的亲戚和本家的长辈请到,当着各位来宾的面举行个仪式就行。至于其他看喜的,不论咱们家原先有没有来往,咱们一概不收。”
二嫂接着说:“我觉着这婚姻大事,一辈子一回的,咱就要办得像模像样的,你看现在,谁家不都是办得风风光光的,咱从哪里比人家差?”
小龙看出二嫂是碍于面子,便解释说:“娘,这不是差不差的事,这可是关系着勤俭节约和铺张浪费这两种生活作风的大事。您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唱《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您那歌声还余音在耳,让我永远无法忘怀。当然,您想把婚事办得风光些,也是为我好,这我完全能理解,可我的想法是,我当兵在外,结婚后先把家安在湖南那边,家里这边有些事难免照顾不周到。您和我爸都已经是过六十的人了,我不能把婚礼搞得轰轰烈烈,然后一走了之,把一屁股的人情债撂给您两个老人。再说,现在党中央、中央军委也三令五申,严禁铺张浪费。我作为一个军人,虽然身份不高,但大小也是个干部,就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决不能顶风而上。如果说村里的大办婚事之风无人带头来刹住的话,那我甘愿做这狠刹铺张浪费之风的带头人吧。”
二嫂说:“上纲上线的这些话我是不会说,我就是觉着咱这婚礼办寒碜了,你搭着好说,就是怕对不住咱金凤姑娘。”说完,二嫂伸手攥住了金凤姑娘的手。
坐在那里一直没有开口的金凤,这时接过话来说:“妈,我和小龙结婚,不在乎婚礼的形式怎么样,我觉着婚礼的场面无论多么光彩,那都是表面的荣耀,繁华过后,总是归于平淡。我们做晚辈的决不能贪图一时的荣耀,给长辈造成生活的压力。果真那样,我和小龙在外面工作也是不安心的。”
听了金凤的这一番表白,我夸赞说:“难为金凤姑娘这样明事理,这样有孝心,我二哥二嫂有你这样的好媳妇,这是他们的福气。”金风笑了笑,没说什么。
婚礼的调子定下来了,接下来就要决定如下事情:一是搬亲戚,实际就是下通知,按照当地风俗,为了表示郑重其事,搬亲戚必须登门到户,不能电话通知。这件事下午由大龙和小龙分头行动,有几个女性长辈如小龙的姑母、姥姥,则让小龙雇上出租车亲自去请。二是订喜宴。镇上设有喜宴大厅的酒店有七八家之多,收费标准都差不多,一桌十六个菜,收四百二十元,酒饭另算。经过商量,我们选定了珍珠泉大酒店,原因有两个,一是该店有专车免费接送,二是那里的菜也比较实惠。经初步匡算,连本家带亲友大约得八桌。因为下午大龙和小龙都不得闲,这事由我亲自跑一趟。第三就是决定收喜资。当时大龙提供情况说,现在村里看喜一般是一百元,亲戚一般是包二百元,留一百元,回一百元,再加喜包,也有留八十元,回一百二十元,再加喜包的,那就一点儿挣头都没有了,全让酒店挣去了。二嫂一拍大腿说:“不挣就不挣,只要亲友们满意就行,咱也留八十吧!”
这时,一直坐在那里听众人说话的二哥讲话了,他转身向着我说:“婚礼虽然简单,也总得有个牵头的人,我看这事就有劳大弟啦。”
我说:“行。反正又不录像,不就是招呼着他们小夫妻拜一拜嘛,又不需要像那些专业司仪那样,为了热闹,插科打诨的说一些没用的东西。”
看着该干的事情都计划得差不多了,大龙提醒我说:“叔,对联还没写好呢。”我笑了笑说:“好,这就写。”
我铺开纸,提起毛笔,再次审视了一番坐在我面前的即将成婚的一对青年人,一副切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喜联编了出来。两个青年人看我端详他们,赶紧起来给我按住大红对子纸。我蘸足了墨,挥笔写道:“宜国宜家新妇女,能文能武好儿郎。”金凤看我在喜联中赞扬他们,一扫乍来时的矜持,嘴里哧哧地笑着。
这时,已经踏进厨房忙着炒菜的二嫂伸出头来,说:“他叔,别忘了把咱那个盼头写出来,就贴在咱自己的大门上。”
我说:“行,你不就是盼着早点抱孙子吗?落不了。”
金凤听了这话,两颊羞得绯红。我重新饱蘸浓墨,挥笔写道:“喜今日心心相印,盼来年宝宝逗人。”
待到大门的对联写完,我又裁了些纸,准备写双喜字和洞房的对联,这时一向不喜欢多言多语的二哥又说话了:“洞房的对联,一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沿用了不知有多少年,到咱这里你给它变变吧。”我说:“好说,眼前不就有一副绝妙的好对吗?”二哥漠然,两个年轻人也显诧异。我没有说明,提笔写道:“郎才女貌,凤翥龙翔。”看着我信手拈来,提笔而就的联语,二哥满意地笑了,两个年轻人更是喜不自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等我们把全部喜联写完,晾晒开来,二嫂早已摆满了一桌子菜肴,招呼我们落座。我推辞说:“今天小龙和金凤两个人刚到,尤其是金凤,今天是第一次进门,你们一家人亲热亲热吧,我就不掺和了。”说完就要走,结果被大龙和小龙一人扯住一条胳膊,二嫂说:“金凤进了咱家门,就是咱家人,以后亲热的日子还多着呢。他叔,你坐下来,有些事咱一边吃着,一边再商量商量。”我一听,也就不再推辞,洗了手,招呼大龙、小龙、金凤一起入座。金凤呢,则彬彬有礼地招呼着,等大家都落座以后,她才紧挨着小龙坐了下来。
唱主角的什么场合也不甘当配角,等小龙为每个人斟满了酒,二嫂端起酒杯,发话道:“来!这第一杯酒,咱为我没过门的儿媳妇金凤姑娘接风洗尘。”接着又向着金凤说:“等喝完酒,吃过饭,你就到房间里去睡会儿,消除消除旅途的劳累。”说完一扬脖,把一杯酒喝了下去,大家叫一声好,也跟着把酒喝了下去。只有金凤姑娘初来乍到,有些腼腆,嘴里说“我不会喝酒”,端起酒杯在嘴唇上抿了抿,便放下了。
等小龙又把酒杯倒满,二嫂面向着我,又发话了:“这第二杯酒,要感谢大兄弟对小龙婚事的大力支持。”我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即使能够做点什么,那也是应当的,不值得提在嘴上。”于是大家都共同端起酒杯,饮了下去。金凤姑娘还是端起酒杯,抿了抿,便放下了。
因为下午要干的事情还很多,尽管二嫂还一个劲儿地劝酒,我还是推辞着,和他们匆匆忙忙地吃了点饭,便各忙各的去了。
小龙临出门的时候,当着所有的人对我说:“叔,你去订喜宴的时候,顺便订一个房间让金凤过去住吧。这是金凤和她父母的要求。两晚上,就两晚上,后天就是咱的人啰!”说完,嬉皮笑脸地从背后搂住了金凤的肩膀。
看着两个年轻人亲昵的样子,我嗔怪说:“都怪你把婚事定得这么匆忙,还真让我们考虑得不周呢。”我转过脸来,看了看金凤说:“这是应当的。咱们山东号称齐鲁之邦,礼仪之邦,是绝对不做那种有失礼仪,有失文明的事情的。”金凤听了,满意地笑了。
当我去定喜宴时,酒店老板一听只有八桌,显出一脸的不屑:“人家结婚,都安排四五十桌,少说也得二三十桌,这才八桌怎么值得占用我个大厅?”我赔着笑脸,说了许多的好话,幸好初十那天没有别的客户前来预订,老板才勉强答应下来。
三
事情多了,时间过得特别快。两天的准备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八月初十这天,天遂人愿,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二嫂家里里外外被二哥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的门上、墙壁上,都贴满了鲜红的喜联和红双喜,整个家庭都充满了喜气。庭院里的那颗大梧桐树,犹如一把撑开的大伞,给人们遮阴蔽日。树底下,安放着一张大圆桌,上面摆着茶壶、茶碗,周围摆了许多椅子和马扎。
大约在8点半之后,便开始有宾客到来。那纷至沓来的宾客,呈上喜资之后,便悠闲地坐在树荫下,吸烟、喝茶、嗑瓜子,还有的则在院子里转转悠悠,欣赏着二哥平日里侍弄的几盆桂花和我撰写的几副喜联。小龙西装革履,穿梭在人从中,忙着端茶递水,跟亲友打招呼。我和大龙则忙着填写礼单,并按照二嫂定下的八十元的收费标准,把多余的部分退还给各亲友。
看看接近中午11点,来宾都陆续到齐了,珍珠泉大酒店专门用来接客的大客车也早已停靠在路边,于是我和大龙招呼着来宾,纷纷登上客车,一同驰往镇上的珍珠泉大酒店。
酒店门前,高高地悬挂着一对大红宫灯,上面的两个金黄色的双喜字,十分显眼,这是酒店专门为到这里订喜宴的客户设置的。
我们下了车,来到酒店门口,只见小龙和金凤一对新人站在酒店门口两侧,彬彬有礼地迎接客人。我一盘算,怪不得上车之前有一阵子不见了小龙,原来是先期赶来迎宾了。“一对新人在宴前迎宾,这实属不多见,不错!”我心里思忖着。这时,我再度打量了一番金凤,只见金凤今天打扮的更加靓丽,头上盘着高高的发髻,身上穿着一件大红色的旗袍,宛如我们在影视里面看到的大型公众场合上的礼仪女郎,既端庄大方,气度不凡,又雍容华贵,妩媚动人。
步入喜宴大厅,只见大厅里陈设十分简单,正东面是主席台,主席台后面,猩红的帷幕正中,悬挂着一个斗大的红双喜,下面摆设着几盆一年四季都开不败的绢花和塑料花,这是酒店常年为喜宴设置的。因为是小办,没有跟婚庆公司联系,于是便没有从大门口一直铺到主席台上的红地毯,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拱式彩门,也没有那层层叠叠玲珑剔透的香槟酒台。虽然有一套音响设施在主席台一角摆放着,但因没有专业司仪和专业人员的操作,它只是作为一件摆设安放在那里。
客人们都入座了,本来可以容纳二十多桌的喜宴大厅,今天只安排了八桌,显得空荡荡的,但不要紧,人们的欢声笑语,人们的笑脸盈盈,依然让这宽敞的大厅充满了喜气。
我看看表,时间正好是11点28分,我清了清嗓子,大步迈上了主席台,大厅里顿时停止了喧哗。我放开嗓门,大声宣布道:“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今天,王小龙先生和文金凤女士的新婚庆典和结婚喜宴在这里举行!我宣布:王小龙先生和文金凤女士的新婚庆典现在开始!首先,有请喜主王讷言先生夫妇到主席台上就座。”话音未落,二哥和二嫂一前一后,来到主席台上,面向众亲友,在主席台正中的两把椅子上坐了下来。只见二哥穿着一新,一向古板的脸上也堆满了笑容;二嫂更是打扮得头紧脚紧,干净利落,正襟端坐,满面春风。
接着,我又宣布道:“现在,请新郎王小龙先生和新娘文金凤女士闪亮登场,大家掌声欢迎!”于是,在人们的掌声与喝彩声中,一对新人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双双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时,我再次注意了一下这对并肩而行的新婚夫妇:一个是典型的山东大汉,威武阳刚;一个是标准的南国女郎,美丽大方。我禁不住颔首赞许:“真是郎才女貌,极好的一对!”
新郎新娘在主席台上立定之后,在我“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唱声中,新郎新娘向来宾、向父母鞠了三个躬,然后又互相对着头,鞠了三个躬。
由于新媳妇的娘家那面没有来人参加婚礼,由于二哥又愁在大庭广众场合讲话,所以也就没有安排来宾讲话等项目,婚礼的仪式就这样简单明快。
于是,在新郎新娘行过了三番礼之后,我又宣布道:“现在,王小龙先生和文金凤女士新婚礼成,请新郎新娘陪二老回到餐桌就座。新婚喜宴现在开始,请大家开怀畅饮,一醉方休。”说完,我便从主席台上下来,在一张餐桌旁坐下。
还在那会儿举行婚礼时,服务员就开始陆续上菜,现在早已摆了满满一桌子。酒是当地有名的景芝景阳春酒,菜是目前通行的四百二十元一桌的十六个菜,两个汤。人们听说喜宴开始,便闹哄哄地开瓶,倒酒,碰杯,轮番夹菜,以高涨的热情和热烈的氛围来表达着对喜事的祝贺。
其实,在现在的农村,喝酒之风已经大不如前,没有人再像从前那样不要命地喝了。酒过三巡之后,酒席上便开始冷了下来,有换啤酒的,有要饮料的,还有的干脆就换成了白开水。我正为酒席的冷场有些难堪,这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新郎新娘手牵着手,来到主席台上,调试开了音响设备,等把音响调试好,新郎官王小龙手握着话筒,用嘴吹了两次,然后对着台下说:“各位来宾,各位亲友,为了表达我对各位亲友的感谢,我请我的新娘子献上一支歌,为大家助兴,请大家尽情地喝。”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新娘子接过话筒,向来宾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我为大家唱一首《祝酒歌》,希望大家喜欢。”说完,便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唱了起来。顿时,大厅里立刻溢满了那轻松、欢快、热情洋溢的歌声:“十月里,响春雷,亿万人民举金杯,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杯也不醉……”一曲终了,大厅里立刻掌声雷动,纷纷要求新娘子再唱一曲。新娘子又唱了一首《甜蜜蜜》,可众人还是不依不饶让新娘子再唱一首。新娘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向来宾又举了一个躬,神情庄重地说:“下面我唱的这首歌,是献给我的先生的,请大家欣赏。”说完,侧过身,随着侧面屏幕上显现的歌词,动情地唱道:
如果没有遇见你,
我将会是在哪里?
日子过得怎么样?
人生是否要珍惜?
也许认识某一人,
过着平凡的日子,
不知道会不会也有爱情甜如蜜。
任时光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所以我求求你,别让我离开你,
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丝的情意。
当她唱完之后,转过身来的时候,我分明地看到,新娘子的脸色是凝重的,那双本来会说话的眼睛里嵌满了晶莹的泪花。我一向不谙音律,不喜唱歌,我不了解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更不知道这首歌的原唱是谁,但我从新娘子文金凤那声情并茂的歌声中,那神情凝重的面颊上,那泪光闪闪的眸子里,我感受到,她是用心去唱的。这位来自南国水乡的佳人丽姝,对爱情的追求是多么一往情深啊!
主持婚礼我仅此一次,但参加婚礼我并不算少,我曾多次步入那用金钱构筑的富丽堂皇的婚礼殿堂,那宏大的场面,那阔绰的气派,只能给人增加一种生活的压力感。我也曾多次看到,那新娘子披金挂银,被化妆师涂抹得面目全非的形象;我也不止一次地看到,那新娘子在婚礼上手握万金而茫然不知所措的神情。而像今天这样,情真意浓且极少腐铜味儿的婚礼,实不多见。当然,我们无法要求每对新婚夫妇都要店前迎宾,无法要求每位新娘子在婚礼上都要引吭高歌,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要求世人,把婚礼尽量办得简朴些,实际些,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愿人们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
四
从酒店回来,本应该好好地睡上一觉,但我被王小龙和文金凤这对新婚夫妇至真至纯的情绪感染着,毫无倦意。我铺开一张四尺的大红洒金宣纸,横向里对半裁开,取出一支大号提斗,蘸足了墨,挥毫书写了“龙凤呈祥”四个大字,给他们送去,再次表达我对这对新婚夫妇的祝福。
姓 名:都本贵
住 址:安丘市辉渠镇大寿山村
联系电话:15863254927
|
|